东南亚的历史雕塑艺术是什么样的?东南亚的社区和文化通过贸易路线与印度直接接触,并受到印度宗教和艺术的严重影响。巴利语和梵语、印度文字和印度教史诗文学--如《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在这一时期传入东南亚。
印度教和佛教被带到该地区,成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3世纪的主要宗教。济南雕塑厂家睿源雕塑为您介绍,这些影响对东南亚的艺术和雕塑的形成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公元1至8世纪,几个印度王国在东南亚争夺统治权,特别是柬埔寨的富南和缅甸的孟。公元300-600年期间,东南亚的大部分雕塑都受到印度古普塔帝国风格的严重影响,古普塔帝国赞助了希腊-佛教风格的佛教艺术。
泰国的佛教艺术是通过与印度商人的直接接触和孟国的扩张而形成的。在后来的时期,中国的影响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整个地区有更多的木雕作品存留。
佛教在隋唐达到了全盛,建寺造像之风遍及全国。唐代的佛教雕像数量非常之大,主要还是体现在石窟、摩崖石刻方面。现存的遗迹多集中于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山西天龙山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河北响堂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四川广元千佛崖、乐山摩崖石刻、云南剑川石窟等。
这一时期的东南亚佛像的特点是雕像的纯洁和对衣服褶皱的精致描绘。象征性的、像贝壳一样的卷发被用来表现佛祖的头发。人们对艺术细节的真实性关注较少。在该地区还发现了一些祭祀碑和梵文铭文。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www.rydsjn.com/info/43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